学者未必良师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振国[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

出  处:《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15年第15期16-19,共4页

摘  要:“学者即良师”,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的说法。但有学问就能成为好老师吗?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听美籍华裔学者樊星南教授讲分析哲学,其间他讲到一个关于哲学家杜威的有趣故事:杜威先生上课有一个习惯,双眼总是斜视着教室右上方的天花板,自言自语,有时候一句话讲了上半句,要等很长时间才想出下半句,这个时候学生就会看着表数时间,最长的一次杜威停了一刻钟才把下半句讲出来。下课的时候樊星南问杜威:“你这样上课是不是太影响教学效果了?”

关 键 词:美籍华裔学者 良师 华东师范大学 80年代 分析哲学 自言自语 教学效果 杜威 

分 类 号:G451.6[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