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之反思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荣林[1] 

机构地区:[1]湖北警官学院,湖北武汉430034

出  处:《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80-83,共4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

基  金: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治安治理研究中心"项目"网络社会的言论治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27)阶段性成果

摘  要:学界大多主张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当受到更多的限制,理论依据主要有公共利益说、满足公众合理兴趣说、利益衡量分析说、舆论监督权说(知情权说)、自我牺牲说(同意说)。这些学说都无法为限制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提供周全的解释。从自然人人格平等、人的尊严平等、私权保护平等的角度出发,应当取消公众人物与非公众人物的区分,他们的隐私权应当受到法律同样的保护或限制。

关 键 词:公众人物 非公众人物 隐私权 新闻自由 

分 类 号:D923.8[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