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金坤[1]
出 处:《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64-69,共6页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13FZW010)
摘 要:唐代《诗经》文本研究的状况大致表现为:其一,《诗经》学著作大多亡佚,存世者甚少。其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对《诗经》主旨、音义、典章与词汇的阐释,这与唐代科举需用《诗经》著作有密切关系。其三,《诗经》学著作中,既有对《毛诗传笺》内容的承传,又有对其解说的否定。另创新说,体现了独立思考的学术精神与时代特色。其四,《诗经》研究者中有不少人既是学者,又是老师,他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传授给学生,文脉赓续,形成优良的诗学传统。其五,孔颖达主撰的《毛诗正义》,具有里程碑式的杰出《诗经》学成果。《诗经》所开创的现实精神与比兴艺术优良文学传统,直接滋养了唐诗"丰神情韵"的思想与艺术精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