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振桦
机构地区:[1]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出 处:《政府法制》2015年第19期49-51,共3页Government Legality
摘 要:一、家事审判中非讼法理适用的合理性 (一)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交错适用论的新发展 诉讼事件与非讼事件是民商事案件最基本的分类,根据诉讼事件与非讼事件各自具有的特征,分别运用不同的诉讼法理设置诉讼程序与非讼程序,这一思想即是“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二元分离适用论”的核心。二元分离适用论认为,对于诉讼事件适用诉讼程序,贯彻处分权主义、辩论主义、言词审理主义、公开主义等诉讼法理;对于非讼事件适用非讼程序,贯彻职权干预主义、职权探知主义、书面审理主义、不公开主义等非讼法理。非讼程序中没有适用诉讼法理的可能与必要,诉讼程序中也没有适用非讼法理的可能与必要,两者分别适用,互不相干。诉讼程序一般涉及私权且争讼性强,适用诉讼法理为当事人提供充分的程序保障,使当事人充分地参与程序,体现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地位,使裁判结果更易于接受。非讼程序一般适用于争讼性较弱或涉及公益的案件,职权主义、书面主义、自南证明等非讼法理的适用,可以降低诉讼成本,满足纠纷简单、快速解决的需要。二元分离适用论早在古罗马法中就已存在,时至今日,该理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最基本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