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转型期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特性与分类框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荣浩[1] 王纯阳[1] 

机构地区:[1]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  处:《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21期132-134,共3页Journal of Commercial Economic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71203162);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项目资助(项目编号:TYETP201332-2);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3WYM_0085);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编号:Yq2013158);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JM2014C35);五邑大学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4sk01)

摘  要:本文通过对社会转型期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进行分析,指出我国旅游公共服务在目标、性质、供给内容、供给方式、评价方面的变化,认为我国旅游公共服务兼具非共享性与共享性、盈利性与非盈利性、生产性与消费性、多样性与层次性、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五个维度的双重属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旅游公共服务进行分类,以期对各种类型的旅游公共服务配置达到最优,为旅游公共服务管理部门设置、有效提供、制度安排以及绩效评价等提供理论指导。

关 键 词:社会转型 旅游公共服务 内涵 特征 分类 

分 类 号:F590[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