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影响因素及展望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梁[1] 余文林[1] 李勤[1] 

机构地区:[1]广州军区总医院激光整形美容中心,510010

出  处:《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年第8期593-59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摘  要:鲜红斑痣为常见的毛细血管及后微静脉扩张畸形,病理检查显示,畸形扩张的血管一般位于皮下300~600μm 深度,直径一般为10~150μm,增厚型鲜红斑痣血管直径可达到500μm[1]。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及其他常用治疗鲜红斑痣的激光,在治疗数次后,皮损颜色变淡,面积减小,但很少完全消除。部分患者治疗4~5次后进入瓶颈期,再次治疗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可能与开始治疗年龄、皮损部位、范围、颜色、血管情况、选择的激光参数、治疗次数、间隔时间等有关。

关 键 词:激光治疗 鲜红斑痣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毛细血管 脉冲染料激光 激光参数 血管直径 

分 类 号:R758.51[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