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蓝[1]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 处:《世界历史》2015年第4期4-7,共4页World Histor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与大国关系互动研究"(项目号:11&ZD13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是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重要时刻。为此,本刊特邀五位专家进行一次笔谈,旨在探讨此次战争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和战败国不同的战争观。徐蓝教授分析了世界大战与集体安全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认为二战促进了集体安全思想的确立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胡德坤教授高度评价了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的具大贡献,认为中国抗战为中国的民族复兴开辟了道路。姜南研究员回顾了欧洲联合运动的兴起过程,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欧洲联合运动的发展。景德祥研究员重温了联邦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在三十年前发表的反思德国战争责任的演讲,指出其演讲体现出其正视历史真相,追求客观公正的精神。乔林生副教授剖析了”安倍历史观”所具有的荒谬性、自相矛盾性和机会主义特征,指出其背后隐藏的是日本意欲摆脱战后体制束缚,修改和平宪法,加紧扩充军备的政治意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