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的词学——民国时期词学教学的现代理念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水云[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15年第8期64-73,共10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词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批准号:09YJA751069);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清代词学的传承与创新"(批准号:410500090)成果

摘  要:现代大学对于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词学课程的设置与学科体系的建构相生相成:学科体系对课程体系有规范作用,课程体系的完善对推动学科的发展、促进学术的进步意义亦不容低估。把课程设置落实为具体教学行为的是大学教授,他们对于词学知识的课堂传授,有一个由讲究微言大义转向对情感、意境之揭示的过程。他们不但在课堂上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而且还在课外通过学术演讲的方式输送最前沿的学术信息,引领着词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并通过作业批改和结社唱和的方式,把课堂上的公共知识通过体验的方式转化为可知可感的个人知识,实现知识传播与审美体验的有机结合。

关 键 词:词学研究 教学行为 现代理念 民国时期 课程体系 学科体系 传授知识 课程设置 

分 类 号:I207.2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