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法学院 [2]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政法部
出 处:《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第2期184-193,共10页Anhui University Law Review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司法视野下的私法自治研究”(项目编号:09CFXZ20)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关于法律客观性的论述可谓是波澜壮阔。各个法学流派和法学家对法律客观性的问题争论不休。在双方的攻防之间,我们可以发现法律客观性不同的层次,对双方争论的焦点进行总结,并结合当下中国司法语境,最终可以明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律客观性。笔者将根据对法律客观性的不同态度,分为法律客观性的怀疑者和维护者。以此展开对法律客观性问题的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