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的浪漫精神及其内在旨趣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聪[1] 

机构地区:[1]沈阳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治学院

出  处:《哲学研究》2015年第8期16-20,共5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与西方浪漫主义关系研究"(编号14CZX05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马克思哲学的浪漫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编号13YJC72002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L13DZX01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西方重要的思想传统之一,浪漫主义所蕴含的超越性、理想性与整体性的酵素,对马克思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马克思把人看作有生命的类的存在物,人应当将自身作为普遍的、自由的、无限的类来对待,从自身产生出内在的丰富性。这与浪漫主义有着某种一致性,但与浪漫主义者将个体置身现实之外完全不同的是,马克思直面现实,主张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仅仅依靠审美的教养是远远不够的,人要立足现实并对私有财产进行积极的扬弃。马克思弥补了浪漫精神中有关现实性的缺失,并提出了改变的途径和方式。因此,应在更广阔的视域中体现出马克思思想的超越性与理想性,才能呈现马克思哲学完整的理论旨趣。

关 键 词:浪漫精神 马克思哲学 现实性 

分 类 号:B03[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