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修复与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邹云[1] 余资江[1] 

机构地区:[1]贵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贵州贵阳550004

出  处:《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9期897-899,共3页Journal of Guiyang Medical Colleg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60108)

摘  要: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世界各国的脊髓损伤发病率基本相同,每年的发病率约30-40/1 000 000,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SCI后,除损伤引起的椎骨骨折或脱位导致的脊髓原发性损伤外,后期的继发性损伤才是造成脊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Carlson等[2]总结了继发性脊髓损伤的机制,包括缺血、生化改变、程序性细胞死亡、能量耗竭、毒性刺激物、神经递质的积聚、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的产生及炎症反应等,认为神经功能最终缺陷是由于继发性损伤不同复合机制所致。

关 键 词:脊髓损伤 修复 神经再生 轴突 髓鞘 

分 类 号:R322.81[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