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巧红[1] 王君[1] 郭缨[2] 陈圆圆[2] 汪义超 张洪波[1]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合肥230032 [2]合肥市第一中学阳光心理教育中心 [3]合肥市第一中学技术组
出 处:《中国学校卫生》2015年第7期1083-108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02698);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11A156)
摘 要:目的了解合肥市某校高中一年级学生强迫症状流行状况,分析心理复原力和归因风格与强迫症状的关系,为开展高中学生强迫症状的预防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合肥市某高中一年级2 1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采用计算机辅助问卷调查。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定强迫症状,同时调查高中生社会人口学特征、心理复原力及归因风格等。结果共检出229名学生有强迫症状,检出率为10.5%(229/2 190),女生强迫症状检出率为12.2%(120/980),高于男生的9.0%(109/1 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8,P〈0.05)。心理复原力合作与交流、自我效能、共情、问题解决及自我意识维度处于中等或良好水平的学生强迫症状检出率均低于较低水平的学生,经趋势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3.988,74.628,12.207,42.049,57.139,P值均〈0.01);在消极事件归因风格方面,强迫症状组与无强迫症状学生相比更倾向于归因为持久的、普遍的和外在的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1.099,25.954,21.552,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复原力中合作与交流(OR=4.44,95%CI=2.38~8.28)、自我效能(OR=2.20,95%CI=1.30~3.75)和自我意识(OR=1.69,95%CI=0.91~3.15)3个维度较低水平,及消极事件归因风格为持久性归因(OR=1.80)和外在归因(OR=1.71)是高中生强迫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强迫症状是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风格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有利于减少高中生强迫症状的发生。
分 类 号:B848.2[哲学宗教—心理学] R395.6[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