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烽燧制度研究——以出土简牍为中心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鹏 廖华力[2] 

机构地区:[1]中共望谟县委党校,贵州望谟552300 [2]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出  处:《鄂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7期22-24,共3页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

基  金:贵州民族大学科研院(所);基地(中心)项目"民间佛教视域中的贵州傩文化探析"[KYJG(2014)42号]

摘  要:中国历史上的烽燧制度由来已久,其多设在西北边塞要地,曾在古代边疆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数研究者认为,烽燧是指烽烟,即烽火台上所发出的狼烟,但该认知过于简单,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文章通过对出土简牍、相关文献及实物的梳理,对汉代烽燧制度及相关问题进行全面阐述,以期对烽燧制度及其与汉代边塞战争的关系形成新的认知。

关 键 词:烽燧制度   塞上烽火品约 

分 类 号:K234[历史地理—历史学] E87[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