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不同皮下注射方法致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杨[1] 郝春艳[1] 

机构地区:[1]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脊柱病区,辽宁锦州121000

出  处:《护士进修杂志》2015年第16期1458-1460,共3页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

摘  要: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 LMWH)是由肝素裂解和纯化后得到的低分子量肝素(相对分子质量2000∽10000da)组成的混合物。与肝素相比,LMWH不需要持续静脉滴注,经皮下注射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可达90%,半衰期较长,为3∽5h,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较低,出血不良反应较少,一般不需要检测凝血指标[1]。低分子肝素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防治心血管疾病、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肾脏疾病血液透析者。除血液透析时采取血管内注射给药外,通常采取皮下注射给药。但临床应用中,目前尚无统一的皮下注射标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纷纷进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流程的探讨研究,现综述如下。

关 键 词: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皮下出血 护理 

分 类 号:R472[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