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一科,太原030013 [2]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三科,太原030013
出 处:《山西医药杂志》2015年第14期1715-1717,共3页Shanx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中心静脉导管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技术,它主要是通过肘前浅静脉穿刺置入,头端送达上腔静脉的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达到外周血管穿刺、中央静脉治疗的完美的效果[1]。采用外周静脉置入PICC管后,一方面可以减少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明显减轻了患者大量补液的肢体负担,使得患者行动更加自由,药物输注时间、速度等更加灵活可控,但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和局部组织刺激,从而达到保护外周静脉,减少局部不良反应,尤其是在肿瘤患者进行化疗药物的输注过程中更是如此[2,3]。然而在PICC置管过程中,由于患者置管前相关知识缺乏,往往担心 PICC 导管会对身体有所损害,担心穿刺时疼痛及害怕一次不成功等,造成心理负担较重,因此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如何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护理干预,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PICC置管后并发症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留置PICC管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知识指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 键 词: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心理 外周静脉置入 置PICC管 PICC置管 浅静脉穿刺 外周血管穿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