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乔丹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出 处:《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第27期170-171,173,共3页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当代社会面子心理现象进行了解读。即:(1)面子心理的由来。当代中国人的面子心理现象可以看作是一种集体潜意识的存在,其起源和由来必定相当深远。主要从传统文化、社会形态和人情社会三个角度加以总结;(2)当代社会面子的功能。面子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和明显的作用,可以说达到了一种流行的水平。面子在中国社会之流行,主要是因为它有许多实际功用,主要总结了四个方面的实际作用:缓冲人际交往矛盾、表现和宣泄自我、成为社会互动资源、关系网络自治。面子心理对中国人的生活贡献了不少,不失为一种“黏合剂”;(3)对面子心理的发展和展望。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面子心理的影响根深蒂固,潜移默化。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