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艺可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河南省450001
出 处:《商情》2015年第31期173-173,共1页
摘 要: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已有一段时日,但是关于这项制度的思考和反思从来没有停止过,作为一项不经司法审判程序而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制度,虽然在我国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曾经关于劳教制度的讨论和争议不绝于耳,改革和废除劳教制度的呼声甚嚣尘上。回溯以往的历史,劳教制度的弊端已经超过了其为稳定的预期的社会收益。孙志刚案、上访妈妈唐慧、村官任建宇、进京探子母亲赵梅福等等,一个个因劳教案例引发的悲催故事引发人们的思考。这项已经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成为历史的制度,为什么面临如此众多的批评和质疑?这值得每一个关注中国法治建设发展的国人来认真思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