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词牌来源的少数民族文化意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祝云珠[1] 

机构地区:[1]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550025

出  处:《文艺评论》2015年第8期64-67,共4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摘  要:词是配乐歌辞。词所配之乐主要是隋唐时期从边地、外域各民族传人的燕乐以及魏晋以来一直流行的清商乐,即是隋唐燕乐与中国本土音乐相结合的产物。由此可见,词是一种融合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文体。词之调名——词牌的命名就是在这一文化土壤的基础上产生的。最初词牌多出于词作本意,它与汉魏乐府命名相似,以所咏之事、物为题,陈呖《乐书》云:“古者命歌之名,大抵即事实而号之,非有深远难知之义也。”①所以,词牌多以相关人名、地名、风物、人情、音乐、舞蹈、语言等等为名。古典词牌多沿袭唐代,唐代以后有诸多增益和变化,并有许多词牌失去命名之本意,因而对古典音乐性文学——词的调名进行探源性研究,会发现其间所含的文化底蕴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对词这一文体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求古典词牌的少数民族文化意蕴。

关 键 词:少数民族文化 古典音乐 文化意蕴 词牌 本土音乐 隋唐燕乐 隋唐时期 本土文化 

分 类 号:I207.2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