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性别词汇的非对称类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春红[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出  处:《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年第9期130-131,共2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性别定型的俄汉语用对比研究>资助(批准号14BYY158);2014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俄汉成语中的女性社会性别定型语用对比研究>(项目编号:KYZZ-03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标记理论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具体表现为范畴内部存在的非对称现象导致有标记项与无标记项的对立。标记理论对语言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社会性别语言学领域,非对称现象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也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以莱昂斯提出的三种标记模式为基础,分别从形式标记、语义标记和分布标记等角度分析俄语性别词汇的非对称类型,说明语言的不对称正是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反映。

关 键 词:标记理论 社会性别 词汇语义 非对称 

分 类 号:H04[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