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腾[1]
出 处:《殷都学刊》2015年第1期81-88,共8页Yindu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先秦诸子法律思想的现代诠释>(批准号:13YJA82003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诠释儒法两家思想及其合力塑造之中国古代意识形态,应源于殷周巫史王官。巫史的学统,圈定了儒法的政治实用品格与附庸意义:上古三代以降巫祝的应用传统理性化为儒法学说的实用主义特征,殷周鼎革之际"史官"的文化传承则预示着传统话语权威之于儒学的关键意义。王官的基因,一方面决定了儒法的治道本质与归合趋势;另一方面,儒家出于职能广泛之司徒,法家出于所执专精之理官,反映两家学说的视域广狭与主旨歧异。及至"儒法意识形态"之成型,实因儒法两家法思想以趋同的秩序价值观而"一于治道",以及由于歧异的治道主旨与治理模式而"外儒内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