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肝星状细胞治疗肝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玲肖[1] 宋水川[2] 马炬明[2]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310053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消化内科,杭州310013

出  处:《浙江临床医学》2015年第9期1623-1625,共3页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浙江省年度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11C130291-12011)

摘  要:肝纤维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各种致病因子导致肝内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引起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较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常规的内科保肝治疗效果不佳,病死率较高。目前原位肝移植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措施,但由于缺乏供体、费用昂贵、并发症多、免疫排斥等因素,使这一治疗方法较难得到推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多项研究表明,BMSCs能有效逆转肝纤维化,对肝组织的损伤和修复有显著作用。

关 键 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纤维化 细胞治疗 细胞调控 慢性肝脏疾病 细胞外基质 终末期肝病 原位肝移植 

分 类 号:R329.2[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