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显现活动的意向性——罗兰兹的意向性理论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好[1] 刘宏[2]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出  处:《哲学动态》2015年第8期100-107,共8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认知科学对当代哲学的挑战--心灵与认知哲学重大理论问题研究"(11AZD120)的成果之一

摘  要:意向性一般被认为是心灵对外部事物所具有的指向性。意向性问题自19世纪以来,便引起了学界广泛深入的研究,至今仍是心灵哲学探索的重要领域。马克·罗兰兹为了论证自己的融合心灵论,提出了作为显现活动的意向性概念。他认为,意向性呈现模式有经验性和超越性两个方面,其中超越性的呈现模式是使得经验性模式得以可能的方法和手段,是意向性的核心,而这种超越性的本质是一种显现或者揭示活动,所以意向性也是一种显现、揭示活动。罗兰兹对意向性的解读为其融合心灵论提供了重要依据,但这一意向性论证还存在着自身的理论难题。

关 键 词:意向性 显现活动 超越性表征 所有权 

分 类 号:B08[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