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脾胃病证藏象辨证论治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郝军[1] 郝纪蓉[2] 严世芸[3]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上海201900 [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年第8期926-927,共2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上海市中医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S30301)-中医藏象辨证论治体系的研究

摘  要:以北宋时期脾胃病证"多涎"、"肌体羸瘦"、"腹内虚鸣"、"胃热渴"为例,探讨北宋医家根据藏象理论对脾胃病证的定位定性及治法方药,论证以藏象学说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脾胃病证藏象辨证论治理论在北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对目前临床脾胃病证的命名及诊治具有重要的启迪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北宋 脾胃病证 藏象 辨证论治 

分 类 号:R256.3[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