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小生境下小蓬竹形态多样性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丽霞[1] 刘济明[1] 骆畅[1] 文爱华[1] 赵晓鹏[1]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8期191-194,307,共5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编号:黔科合外G字(2013)7010号];贵州省黔南州社会发展科技计划

摘  要:为了解小蓬竹资源的适应性及遗传特点,本研究采用野外与室内相结合的方法对小蓬竹6个小生境的14个形态标记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小蓬竹各表型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14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均值变化范围为5.7%-68.3%,变异系数除叶长宽比,一级、二级分枝叶面积外,其他性状变异系数都大于14.1%,变异系数最高的是二级分枝数,达68.3%。6个小生境间的小蓬竹形态变异存在差异,土面小生境大多数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石槽和石缝,显示不同的生境条件促进了小蓬竹的形态分化。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聚为一类的生境都具有相似的生态因子(如土壤厚度、维持水分的能力等)。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一级分枝叶数、节数、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叶数可作为其形态性状的重要主成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株高和节平均值呈显著负相关,一级、二级分枝形态及一级、二级分枝叶片形态相互之间都存在正相关性。表明小蓬竹对生境变化反应灵敏,形态可塑性大,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可作为喀斯特地区的适生竹种,本研究结果对石漠化地区的植被选择和小蓬竹保护有积极意义。

关 键 词:小蓬竹 小生境 形态多样性 喀斯特地区 相关分析 

分 类 号:Q945.79[生物学—植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