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 [2]<装备>杂志社,北京100975
出 处:《江淮论坛》2015年第5期109-113,共5页Jiang-huai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口径预算决算管理改革及其法治化进程研究"(13AFX005)
摘 要:我国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相关制度将"私"主体划定为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社会资本",从而产生概念体系混乱、改变公私合作性质和理念等诸多问题。无论从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还是法学的公私耦合理论分析,与公共部门合作的应是非公"私"主体,即使国有企业成为合作主体也应代表"公"的一方。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中"私"主体不是狭义上的私人部门,是包括私人部门在内的非公任何组织,即私人企业和第三部门。
关 键 词: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 国有企业 私人企业 第三部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2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