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其政[1] 肖振东[2] 亓梅[1] 贾曰林[1] 张素娇[1] 李珍[1] 王会梅[2]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呼吸科,济南250022 [2]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内科,250021
出 处:《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年第9期934-936,共3页Journal of Chinese Pract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
基 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课题(2011YD18094)
摘 要:目的观察综合性行为干预在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COPD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I.ung Disease, GOLD)分级为Ⅰ~Ⅱ级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给予个体化的综合性行为干预计划,包括健康教育、戒烟及运动锻炼等;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入组时及干预12个月后检测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应用圣·乔治呼吸问卷量表(St. George' 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GR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记录12个月内COPD急性发作次数。结果干预组入组前FEV1[(1.63±0.39)L]、FEV1%[(59.90±7.62)]、SGRQ评分[(35.6±14.1)分]与对照组[(1.71±0.68)L、(59.18±6.01)%、(34.5±11.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12个月后FEV1[(2.19±0.51)L]、FEV1%[(62.27±5.72)]高于入组时及对照组[FEV1(1.69±0.57)L、FEV1%(58.39±5.98)],SGRQ评分[(29.6±11.5)分]低于入组时及对照组[(35.1±10.2)分],12个月内COPD急性发作次数[(0.79±0.12)次]低于对照组[(1.56±0.23)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行为干预措施可延缓COPD患者疾病进展,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