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儿防老”保障模式与新农保制度的社会认同度分析  被引量:2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增文[1,2] Antoinette Hetzler 

机构地区:[1]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华南农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 [3]瑞典隆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

出  处:《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第7期46-56,共11页Chinese Rural Econom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财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事责划分和财力匹配研究"(编号:7137311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整合策略及路径研究(编号:2015SJB141)资助

摘  要:新农保制度实施以来,其福利效应和社会认同度是否已经超过了"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保障模式作用呢?本文基于中国15省(区、市)38县的调查数据,对"养儿防老"及宗族网络所提供的传统互助养老模式和新农保制度的社会认同度做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有三种不同性质的认同倾向——"分化性"、"钟摆性"和"固守性","固守性"倾向占了主导。笔者探寻了导致"养儿防老"及宗族网络所提供的互助养老模式与新农保制度社会认同度差异的关键性因素——60岁后领取的养老金额度、新农保制度与传统"养儿防老"及宗族网络所提供的互助养老保障收益的差值、地方政府对投入水平、养老费用负担减轻程度和生活提升状况。这些因素透视出了中国农村居民对新农保制度社会认同的群体差异性和利益目标的即期性导向。鉴于此,本文认为,提高农村居民对新农保制度社会认同度的关键在于提升制度的"水平"覆盖率及制度替代率。

关 键 词:新农保制度 养儿防老 社会认同度 宗族网络 

分 类 号:F842.67[经济管理—保险]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