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培锋[1] 徐树岭[1] 田雯艳[1] 刘国华[1]
机构地区:[1]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061001
出 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年第9期853-853,共1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多出现于脑梗死、尤其是多次腔隙性脑梗死者.临床除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声音嘶哑等假性球麻痹症状外,还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痴呆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吞咽困难,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笔者学习孟建国老师阿呛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1],临床观察发现,以往的刺法需患者仰卧位,针刺位置不易定位.后经改良后,由卧位改为坐位,则操作更方便,疗效提高,现总结如下.
关 键 词:中风后吞咽困难 假性球麻痹 有效治疗 改良 强刺激 腔隙性脑梗死 速刺 认知功能损害
分 类 号:R246.6[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