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婷婷 

机构地区:[1]浙江东阳中医院

出  处:《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年第8期68-68,共1页

摘  要: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临床常表现为偏瘫侧上肢胀痛、酸痛或刺痛,伴有皮肤潮湿、紫绀、发凉、活动受限等,重症患者剧痛难忍,痛苦异常,成为康复的阻碍因子。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浮针在非病痛区域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疗法,是符仲华先生发明于1996年,并于2002年获得国家专利的一种物理疗法。该疗法操作简单、痛苦极小、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仅仅刺激非病变部位的浅表皮下组织,所以非常安全,比传统针灸、推拿还要安全。现在浮针疗法广泛运用于痛证,在笔者科室针对肩手综合征实施浮针疗法72例。

关 键 词:肩手综合征 浮针疗法 临床常表现 疗效观察 神经性营养不良 治疗 疏松结缔组织 针刺疗法 

分 类 号:R255.2[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