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赋论的文学实践与时代转换——以赋心、赋神、赋情为中心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少华[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文学评论》2015年第5期139-147,共9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以后世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前代之文,中国古代的学术与文学,皆有"史"之演变轨迹。先秦两汉赋论,就体现出"时迁代变"的发展过程:先秦"诗言志"传统,在赋体现为"赋志"说;按照《西京杂记》、罗根泽之说,西汉相继出现了"赋心"、"赋神"说;据刘勰之言,东汉末年又出现了"赋情"理论的萌芽。这些说法,虽然属于后世对前代辞赋的理论总结,但也符合中国文学的批评传统和古代文学的理论进程。汉赋撰写理论的变化与汉代文学发展的不平衡,使得"赋心"、"赋神"、"赋情"在汉赋中的比重有一定差异。就汉赋撰作的内部机制而言,从"赋心"到"赋神"、"赋情",体现了后人对汉赋撰作指导理论的演进理解,具有"时代转换"的理论意义。

关 键 词:文学实践 赋论 汉代 《西京杂记》 先秦两汉 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 “诗言志”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