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暗藏不露 后照应点明——伏笔的妙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国良 

机构地区:[1]广州工商学院基础教学部

出  处:《写作》2015年第9期36-40,共5页Writing

摘  要:何谓伏笔?契克夫谈创作时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如果在第一幕里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幕、第三幕里就要让子弹打出去,反过来,如果第二幕、第三幕枪打不出去,那么第一幕中的枪就不能挂在墙上。[1]可见,伏笔是在作品的前边对作品后边将要写到的内容预作的一种提示或暗示。如此说来,前有交代,后有照应的写法,都可称作妙用伏笔吗?其实不然,伏笔的关键,在于前文只作暗示,并潜伏不露,读者毫不经意一读而过,后经作者挑明,读者方幡然领悟,才称得上妙用伏笔。

关 键 词:小橘灯 二幕 最后一课 王春林 茅盾先生 普鲁 茹志鹃 麦尔 行文结构 自然天成 

分 类 号:H314[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