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爱勇[1]
机构地区:[1]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北京100091
出 处:《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63-92,共30页Foreign Affairs Review
摘 要:目前,东亚地区主义渐呈衰落之势。由于诸多不足,既往的政治逻辑、经济逻辑、权力—安全逻辑和文化逻辑等理论视角都未能有效解释地区主义衰落的真正原因。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综合、演进的分析视角。一是将东亚地区主义作为一段客观存在的"真实历史",分析地缘环境变迁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二是将东亚地区主义视作一种由低到高演进的"自然历史",分析地区主义的内部结构与发展驱动力,解释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在其衰落过程中的作用。概而言之,随着美国竞争地区合作主导权的推进,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外部地缘环境由合作走向竞争,地区主义的地域泛化日渐扩大,地区内合作机制建设与地区外协调体制建构并行的两层构架成为地区合作的主要制度模式,基于地区优先原则而构建域内合作制度的地区主义出现方向性迷失。而从东亚地区主义的内部驱动力来看,国家中心主义的存在和国家作用的过度发挥,使地区主义蜕变为延伸的民族主义,成为竞争性地区主义泛滥的政治根源;地区市场不足所产生的外部经济依赖,不仅导致地区主义发展缺乏市场力量的推动,也为域外国家介入地区主义进程提供了便利;地区主义发展的社会缺位,既不能重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难以消除竞争性的国家中心主义和民族主义,制约了地区认同的建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