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肇建时代的新闻追踪与社会观察——民初北京陈绳被害案背后的文化心态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雪[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汉语言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42-59,共18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基  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培养项目"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项目编号20110001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13年8月30日凌晨发生在北京西城的陈绳被害案,案情曲折离奇,审理中又出现翻供和律师更易,从地方检察厅上诉到高等审判厅,并引起军法界关注,高等厅开庭21次方宣判结案,是为民初一桩巨案。该案牵涉到前清尚书陈璧,著名律师汪有龄、刘崇佑和黄远庸担任辩护人,在新闻报道和市井传闻中还卷入了权力、政党、凶杀、绯闻等因素,引起时人持续关注,京、沪报纸不断刊载案件进展,且多以小说笔法摹写其事。民兴社将其改编成新剧搬上舞台,又引起了当事人和剧社的民事纠纷。借助报刊、档案、年谱、书信材料还原现场,该案一方面可作为法制史和新闻史上的典范案例,另一方面也可折射出民初社会心态和市民文化趣味。

关 键 词:陈绳被杀案 新闻史 法制史 市民文化 

分 类 号:K258[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