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528244
出 处:《广东医学》2015年第15期2417-2420,共4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研究舒芬太尼不同血浆靶浓度输注复合表面麻醉对Glidescope喉镜清醒气管插管临床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60例(ASA I~Ⅱ级),分成3组,Ⅰ组(n=20)设定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0.2 ng/m L,Ⅱ组(n=20)设定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0.4 ng/m L,Ⅲ组(n=20)设定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0.6 ng/m L,所有患者先给予2%利多卡因咽喉喷雾表面麻醉及环甲膜穿刺注射2%利多卡因2 m L,并在气管导管前端5~6 cm处均匀涂抹达克罗宁胶浆,待静脉舒芬太尼达靶浓度2 min后在可视喉镜辅助下行经口明视气管插管。记录患者麻醉前基础值(T0)、插管前(T1)、可视下显露声门时(T2)、插入气管导管时(T3)、气管导管插入后1 min(T4)、3 min(T5)、5 min(T6)患者的MAP、HR、RR、Sp O2、BIS值及插管过程中有无低氧血症、躁动、呛咳等不良反应,术后24 h随访患者对气管插管过程的知晓及声音嘶哑、咽喉痛和吞咽困难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麻醉时间、出血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MAP在T1、T2、T3及T4明显高于Ⅲ组(P〈0.05);Ⅰ组MAP在T3及T4明显高于Ⅱ组(P〈0.05)。Ⅰ组HR在T2、T3及T4时明显高于Ⅲ组,在T3及T4明显高于Ⅱ组(P〈0.05)。T1时Ⅰ组RR明显高于Ⅲ组(P〈0.05);T1及T2时Ⅰ组BIS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3组插管过程中Ⅰ组插管有4例(20%)出现呛咳;Ⅱ组气管插管患者平稳;Ⅲ组有6例(30%)患者出现了明显呼吸抑制;T5、T6Ⅱ组及Ⅲ组患者的MAP与HR逐渐恢复平稳,Ⅰ组T6恢复平稳(P〉0.05)。结论静脉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表面麻醉的方法可有效地抑制喉镜下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的应激反应,其中推荐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4 ng/m L更好,值得临床选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5.25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