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与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1166C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文治勇 李晓东[2] 

机构地区:[1]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宜昌市443000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武汉市430030

出  处:《广西医学》2015年第7期1016-1018,共3页Guangx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CHF患者200例(心力衰竭组)及无CHF老年人100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ACE基因、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结果心力衰竭组ACE的DD基因型、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AT1R的AC基因型、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194例患者获随访,在随访结束时存活171例,1年生存率为88.14%(171/194);ACE的D等位基因(DD+ID)患者生存率为67.82%(118/174),低于I等位基因(II+ID)患者89.80%(88/98)(P<0.05);AT1R的A等位基因(AA+AC)患者生存率为73.98%(145/194),C等位基因(CC+AC)患者生存率为76.00%(38/5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患者不同ACE基因型、AT1R基因型分布的患者左室射血指数(LEVF)、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使用β受体阻滞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患者ACE 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AT1R的A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明显高于正常人群,ACE D/I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AT1R A1166C的A/C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患者预后无关。

关 键 词:慢性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 基因多态性 预后 

分 类 号:R5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