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2]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5
出 处:《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61-168,共8页Journal of 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本文试从社会学、新闻学、法学等角度对《新快报》陈永洲事件引发的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不同媒介的相关评论进行深入分析、解读,认为它们表达了悲情宣泄与理性认知的交错与碰撞,折射了新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纠结,显示了法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摩擦。所有这些展现出我国当前异常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理性主体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法律问题而陷入的深度困惑和抉择痛苦,意味着我国新闻专业主义建设和社会法治建设的道路将是一个极其艰辛和漫长的过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