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万杰[1]
机构地区:[1]辽宁社会科学院地方党史研究所
出 处:《理论界》2015年第9期1-7,共7页Theory Horizon
摘 要:张万杰认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以中国共产党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最广泛地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同时遵循着又联合又斗争的原则。在东北救亡运动发展进程中,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与时俱进,从而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成为东北救亡运动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保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乃至东北的解放做出了历史贡献。王希亮认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爱国军民及社会各界人士自发组织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这其中,也有一批少数民族志士,他们冲杀在抗日斗争的第一线,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强虏的英雄篇章。张洪军认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籍部分人士流亡关内,他们组建了若干抗日救亡团体,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其中的杰出代表有阎宝航、高崇民、杜重远、卢广绩、王化一、王卓然、车向忱、陈先舟、于毅夫、栗又文、于炳然、刘澜波等,他们形成了东北籍抗日救亡群体,这个救亡群体为了救国救民、复土还乡,经历了一个从自发组织运动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发展历程,为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王惠宇认为,"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囿于其"一边交涉,一边抗日"的对日方针,对待东北自发的抗日义勇军运动,其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公开镇压要求抗日的群众示威游行,另一方面又在暗地支持与默认东北义勇军的抗日,甚至给予一定经济、武器援助。国民政府对义勇军的援助主要是通过救亡团体来实施的,但这种支持是消极有限的,尤其是1933年后,甚至对义勇军采取限制取缔政策。
关 键 词:东北救亡运动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 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 东北义勇军 少数民族抗日英豪 东北抗日救亡运动群体 南京国民政府 救亡团体 援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