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7.0级地震:特殊的弯曲断层地震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竹琪[1] 王伟涛[1] 任治坤[1] 张培震[1] 房立华[2] 吴建平[2]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出  处:《国际地震动态》2015年第9期3-3,共1页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摘  要:震后资料均显示芦山地震是一次发生在隐伏断层上的地震。虽然余震的水平位置刚好沿龙门山前山断裂分布,但根据震源机制和投影关系,地震有可能发生在前山断裂以东的大邑隐伏断裂,或者大邑断裂下方的断层上。由于发震区的构造背景的复杂性,以及地震的隐伏特征,震后人们对芦山地震发震构造的认识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多个地震波形拟合结果显示,芦山地震破裂面上大约以震源为中间点,位错分布存在明显的分区性:震源以北存在左旋分量,以南有右旋分量,震源附近则呈现完全逆断特征。这种位错分布与汶川地震位错有明显区别,后者位错方向虽然沿走向发生变化,但都是逆断或者右旋,位错方向的变化也呈现一定的空间过渡,而芦山震源位错在相对小得多的破裂面内发生了左旋与右旋分量的突变。为了进一步了解芦山地震断层的结构特点,以及其与汶川地震断层的关系,利用余震精定位结果定性分析了发震断层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发震断层的运动学与断层面上同震应力的变化特征。

关 键 词:断层地震 芦山 震源机制 位错分布 结构特征 地震破裂面 弯曲 断裂分布 

分 类 号:P315.73[天文地球—地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