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珊[1] 达静静[1] 谢莹[1] 冉燕[1] 佟小雅 查艳[1]
出 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年第17期108-11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0539);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外G字[2012]7045号);贵州省科技厅基金(黔科合LS字[2012]033号);贵州省卫计委基金(gzwkj2014-1-046)
摘 要:目的:探讨定期尿激酶溶栓在尿毒症患者长期导管维护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透析时间3~6年、通路均为带cuff管的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40例(男21例),平均年龄68.40岁;随机分为2组:定期尿激酶干预组(19例),透析结束时予以行尿激酶干预(盐水4ml+尿激酶20万U注入导管动静脉端,保留半小时后抽出,用5ml生理盐水冲净后,使用普通肝素封管),1次/2周,透析结束时常规予以行普通肝素封管。对照组(21例),透析结束时常规予以行普通肝素封管。观察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透析量指标(Kt/V)及透析时血流量、静脉压、透析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流量、静脉压、BUN、Scr、PT及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激酶定期干预组静脉压为(68.0±30.5)mmHg,BUN为(7.2±3.7)mmol/L,Scr为200.5(89.2,325.1)μmol/L,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C-反应蛋白(CRP)经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而血流量、Kt/V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尿激酶溶栓组形成血栓有2例,占11%;对照组有10例,占47%。两组在干预治疗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尿激酶溶栓可提高患者透析质量,减少导管血栓形成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