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江苏南京211189 [2]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出 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8期56-62,共7页Journal of Fujian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史及其现实意义"(项目编号:11BZX003);"第二国际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历史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3BZX001);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242014Y10107)的研究成果
摘 要: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研究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关注当代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国际语境,战后西方学术界的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普遍抗拒阶级主义的国家工具论,转而接受一种多向度的而非单一的阶级统治性质的国家理论。批判国家阶级性、指向国家社会性,构成了当代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的共同话语。马克思国家理论话语权的崛起正是基于对马克思国家社会性问题的追问。在当代国际化的理论场域中,努力提升马克思国家理论的话语权,需将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研究放于开放性的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之中,并合理归置文本与现实的关系,竭力拓展研究视野、借鉴学术资源,乃至转变话语风格和创新话语内容。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