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钱永生[1] 蔡苏[1] 马婉琴 楼钰函 倪炎栋 吴剑丙[1]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出 处:《浙江农业科学》2015年第9期1454-1456,共3页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浙江省教育厅项目(Y201431430);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4C010003);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2015R423048);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0432B07);浙江省药用植物种质改良与质量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201308;201313)
摘 要:红花芍药(Paeonia lactiflora‘Hong hua’)褐斑病是其生产上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工作中发现,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是引起红花芍药褐斑病的重要致病菌。本试验测定总状毛霉对4种常用杀菌剂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戊唑醇、腐霉利、异菌脲和多菌灵对总状毛霉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分别为12.01,168.58,691.02,6 249.66μg·m L-1。由此可见,戊唑醇对由总状毛霉引起的红花芍药褐斑病防治效果最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