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晟旻[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法学院
出 处:《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5年第5期107-114,共8页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The Rule of Law Forum)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项目编号:11AZD044).
摘 要:一、刑事政策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除制度 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刑事司法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并直接关系到刑事法治的日臻完善。在此,刑事政策的创立和执行因其灵活性而备受重视。首先提出刑事政策概念的是德国学者费尔巴哈,他将其定义为“国家据以与犯罪作斗争的惩罚措施的总和”。在当前的刑事司法领域内,作为党和国家的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业已成为引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的关键依据和重要指引,其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宽”与“严”的区别对待和确切界分,即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并将对犯罪行为恶性程度的划分作为适用相应刑罚的评判标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13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