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除制度的模式选择和内容重构——基于现代刑事法治理念的制度性比较与反思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晟旻[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法学院

出  处:《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5年第5期107-114,共8页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The Rule of Law Forum)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项目编号:11AZD044).

摘  要:一、刑事政策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除制度 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刑事司法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并直接关系到刑事法治的日臻完善。在此,刑事政策的创立和执行因其灵活性而备受重视。首先提出刑事政策概念的是德国学者费尔巴哈,他将其定义为“国家据以与犯罪作斗争的惩罚措施的总和”。在当前的刑事司法领域内,作为党和国家的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业已成为引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的关键依据和重要指引,其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宽”与“严”的区别对待和确切界分,即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并将对犯罪行为恶性程度的划分作为适用相应刑罚的评判标准。

关 键 词:刑事法治理念 未成年人犯罪 制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刑事政策 反思 现代 重构 

分 类 号:D914[政治法律—刑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