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熊晓毅[1]
出 处:《科技风》2015年第19期63-63,共1页
摘 要: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8月15日某医院40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血样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并且要求其中的1支运用人工方法来进行溶血,设为观察样,另一份血样置于肝素管,设为对照样。把对照样与观察样放在相同条件下来进行离心处理,并将其控制在室温下1000r/min离10min,分离不溶血血清之后,将其保存于4℃的冰箱中,然后再对其进行统一的检测工作。结果:通过观察分析之后,我们可以总结出,观察样中的K+、ALT、AST、LDH、TC都比对照样中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样中的ALP比对照样中的低,因此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影响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准确性,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能够导致其出现溶血的原因有很多,其不仅包括体位因素,同时还包括了体内因素。其中,体外因素主要指的是:血标本由物理因素所遭到各种机械性的破坏与冷冻等,而化学因素则通常是指,血标本与相应的表面活性剂的接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3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