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德云 陈明卫[3] 王佑民[3] 赵丽丽[3] 王琼[3] 毋飞飞[3] 余本富 王道年[4] 马维青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安徽省合肥230061 [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安徽省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 [4]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出 处:《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第9期672-67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基 金:中华医学会临床科研专项基金(12020320322);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专项课题(JDZX2012005);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206C0805034)
摘 要:目的了解合肥市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不同性别及年龄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病情况,为心血管疾病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于2012年4-12月,采用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合肥市4个社区8778名年龄大于40岁的常住汉族居民进行相关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测定,描述不同性别及年龄段居民超重、肥胖、血压升高及糖、脂代谢紊乱的患病情况,并进行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问的比较。结果男性和女性居民肥胖率分别为16.0%和15.8%。男性肥胖率在40-岁年龄组达到最高水平(21.3%),并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女性居民肥胖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在6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7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40~岁年龄组女性居民肥胖率显著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97,P〈0.05),此后呈赶超趋势,60岁以后年龄组女性肥胖率超过男性。男女居民血压升高患病率分别为46.5%和38.7%,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51.78,P〈0.05)。不同性别人群血压升高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男性和女性居民高血糖患病率分别为34.9%和31.9%,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5,P〈0.05),不同性别人群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男性和女性居民脂代谢紊乱患病率分别为57.9%和58.2%,男性居民脂代谢紊乱发生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而女性居民则呈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趋势x^2值分别为38.23和186.13,P〈0.05)。结论合肥市社区常住40岁以上居民超重、肥胖、血压升高和糖脂代谢紊乱患病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应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