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叶美辰[1] 高景恒[1] 张晨[2] 袁继龙[3]
机构地区:[1]《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2]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整形外科 [3]辽宁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出 处:《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5年第10期I0014-I0014,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摘 要:背景与目的采用脂肪注射进行面部填充越来越流行。为了提高效果,最近对脂肪提取和注射技术进行了改进。目前提出将自体干细胞和基质血管细胞群(SVF)联合应用可提高注射脂肪的成活量。但还没有关于SVF联合脂肪填充面部后,用3D计算机进行容量分析的文献。本篇前瞻性的研究弥补了这一空白。方法与材料用标准的脂肪抽吸技术提取脂肪,并进行注射。采用标准的胶原酶技术从50ml的脂肪中获取SVF。用细胞计数器计算细胞的数量,并记录注射的脂肪和细胞数量。在术前、术后及长期随访时,对患者进行3D面部扫描。用Vuhus3D摄影测量扫描系统进行扫描,在不同的时间点计算脂肪容量的改变。然后将数据与变量相关联(图1)。结果本组共有10例患者,平均随访数月。脂肪注射的平均量是18.4ml,仍存活70%。SVF的平均细胞数量是4.8x10^5个。存活的脂肪量与SVF细胞数量呈正相关。年龄与SVF细胞数量无相关性。结论脂肪联合SVF填充面部能提高治疗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