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芮志立
出 处:《养禽与禽病防治》2015年第10期10-12,共3页Poultry Husbandry and Disease Control
摘 要:我们知道建造良好的鸡舍、选择优质的鸡苗和饲料,科学化的饲养管理,尤其是对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和饲喂科学化的掌控,是养殖成功的必备因素。但在饲养过程中,还有一点是决定养殖成败决定性的因素,并且在饲养过程中较难掌控的,也是诱发许多疾病的根源——温差。 众所周知,饲养管理核心的是温度,并与湿度、通风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三者协调不好就会出现温差,鸡在换毛期温差的最大承受范围为2℃以内,换毛结束后对温差的适应力有所增强,但也不宜超过4℃。雏鸡阶段适宜的温度33~35℃(湿度在65%~70%),以后每周下降2℃。但临床上由于温度表的准确性,悬挂位置的不同,湿度的不同,所表现的温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掌握温度除观察温度表外,14日龄以后的鸡群,还应该参考鸡群情况(25日龄之前可参考鸡分布均匀情况和鸡张口呼吸的情况,25日龄之后可以参考鸡群张口呼吸情况和鸡羽毛的紧凑情况)来判断鸡群温度是否适宜。温差通常说起来简单,但要在整个饲养过程中,有效地掌控却并非容易的事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