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晶波[1] 赵秀红[1] 崔师玉[1] 李晓迎[1]
机构地区:[1]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济南250021
出 处:《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年第9期1485-1487,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摘 要:国内干扰素(IFN)临床应用主要有2种:普通的基因工程IFN和聚乙二醇IFN。外源性IFN进入机体后,可作为一种生物诱生因子刺激免疫系统,进而产生各种不良反应[1-2],其中,类流感样症候群、血液系统改变、内分泌改变等最为常见,皮肤黏膜损伤亦有报道[3-5],但多以皮疹、银屑病加重为主,指(趾)甲病变尚未见于文献。本文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和处理IFN的少见不良反应,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病毒治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