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宁[1]
机构地区:[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副教授100192
出 处:《当代电影》2015年第10期88-93,共6页Contemporary Cinema
基 金:2015年度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项目"北京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当代电影明星研究"(项目编号:CIT&TCD20150405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58—1960年间,在泛政治化的现实语境中,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一批现实题材故事片集体亮相,其中包括《上海姑娘》《生活的浪花》《探亲记》《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山里的人》《一天一夜》《柳湖新颂》等。这些影片在表现现实方面走上了两条道路:一是紧跟"大跃进"这一时代主旋律的跃进片,一是在艺术上有所追求或者对现实的反映上有所突破的现实题材影片,这两类影片截然不同的命运成为那个年代电影与政治交媾或博弈的注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