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90年代情绪化电影表演的文化和美学  被引量:2

On the Culture and Aesthetics of Emotional Film Performance in the 1990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厉震林[1] 

机构地区:[1]上海戏剧学院,教授200040

出  处:《当代电影》2015年第10期138-142,共5页Contemporary Cinema

基  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项目编号:12YL0907);2011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期电影表演美学史述"(项目编号:2011BWY01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在90年代的"放逐"文化姿态中,中国电影表演出现了放弃"社会代言体"性质的情绪化表演思潮。它接近于一种具有个人自传体性质的"行为艺术",它既有时代的规定性,也有青春文化的悖论性,更有文化误读的功利性,成为了第六代电影的形象表意以及精神"假面"。情绪化表演的具体修辞形态,体现在去戏剧化的表演方法、即兴表演、非职业表演和日常化语言等方面,并形成了纪实性和虚幻性的两种情绪化表演状态。

关 键 词:90年代 情绪化表演 修辞形态 文化分析 

分 类 号:J912[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