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王平陵:“民族主义文艺”还是“三民主义文艺”?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玫[1,2]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0065 [2]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408100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10期119-130,共12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skgt2011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王平陵被认为是"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之一,与文学史不符。"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从种族的意义上阐释民族,淡化成员的主观认同,实为南京国民政府的代称,"文艺"也成为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在民族危机加重的情况下,该口号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成为国民党的文艺政策。国民党中宣部"三民主义文艺"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试图将执政党思想上升为统制全国的意识形态,却大而无当、难以实行。王平陵在这两种党治文艺尝试的交锋中,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坚持学术自由和文艺自由的态度,其中既有五四精神的影响,也有国民党党治文艺自身的因素。

关 键 词:王平陵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三民主义文艺 党治文艺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